唐代,一位修女上山春游。她无意中发现了几片茶。泡茶后,她闻起来很香。她脱口而出“吓人”。因此,洞庭碧螺春有“吓人”的名字。清朝康熙市38年来,康熙皇帝在巡逻时品尝了这种绿色卷曲的名茶,因此被命名为“碧螺春”。
洞庭碧螺春的起源
洞庭碧螺春有1000多年的历史。唐代,一个尼姑上山春游,不小心发现了几片茶,就摘了几片茶。泡茶时,发现香气扑鼻,脱口而出“香气吓人”。因此,洞庭碧螺春有“吓人香”的名字,成为唐朝皇室的贡茶。
清康熙38年,也就是公元1699年春天,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车驾驶太湖,巡抚宋罗进贡“吓人香”,让康熙皇帝品尝到这种汤色绿、卷曲如螺的名茶,深受赞赏,但又觉得“吓人香”这个名字不雅观,于是正式命名为“碧螺春”。
洞庭碧螺春以其“美、色、香、醇”四大特色而闻名于国内外。它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。它具有紧密结合、白色暴露、银绿色、绿色诱人、卷曲成螺的特点。冲泡后,汤呈绿色,香气扑鼻。
洞庭碧螺春的来历